林百里說:「我讀書讀不好,所以才會成功」引發輿論爭議,如果林百里的說法正確,學校似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曾有家長困惑的表示,微軟的比爾‧蓋茲和蘋果的賈伯斯都是輟學創業,比爾‧蓋茲是世界首富,賈伯斯領軍的蘋果研發出的幾項產品徹底顛覆世人的生活習慣,他的過世更是引起世人不勝唏噓,正規的學校教育對他們而言,沒有相當的幫助,不少家長抱怨孩子翹課、不用功讀書時,就會以比爾‧蓋茲和賈伯斯為例,讀書無用論好似得到最好的例證。
比爾‧蓋茲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前,父子倆曾為選擇科系發生嚴重的爭執。在哈佛大二時決定休學,爸媽聽到他不念哈佛都很傷心。不過,他答應以後會回哈佛把學位念完。三十二年後哈佛大學決定頒給比爾.蓋茲榮譽法學博士的學位,謝過所有人,比爾.蓋茲告訴聽眾:「我等這個已經等了三十多年了,才有機會說」,他看著台下的爸爸,大聲說:「爸,我一直都告訴你,我會回來拿我的學位的。」
賈伯斯自認年輕時休學的經驗,是他這輩子最好的決定之一。休學期間,他再也不上沒興趣的必修課,他專注於自己的興趣,仍到里德大學旁聽書法課程,在美學上獲得許多啟發,他把這些想法都納入麥金塔系統的程式設計,這是第一部具有優美字體的電腦。假如他當年在大學沒上過那一門課,麥金塔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種字體以及字母間距協調勻襯的字型。假如他沒輟學,就不會去旁聽書法課,所有個人電腦恐怕都不會有今天各種優美的字體。
林百里直言「我超恨台大電機系,念書如同念聖經」,並痛斥台灣的教育方式有問題,教師應扮演解惑的角色,鼓勵學生創新,不該是死讀書及格就好。所以不是「書讀不好,才會成功?」而是學生是否能自我認識,明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?
不管比爾.蓋茲、賈伯斯或林百里,雖然他們不循正規教育管道,順利完成學業拿到畢業證書,但最要的關鍵,他們並不是不上課就任意浪費時間恣意玩樂,而是他們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什麼?目標是什麼?想到學的是什麼?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,全心投入,努力不懈,所以學生們千萬不要誤會「書讀不好,才會成功?」而是自己是否有明確的自知,了解自己的需求,朝向自己的以想目標前進。
‧2101/1/15 台北教育e週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