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去年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公佈的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」結果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,名列前茅的國家中,唯一不是亞洲國家的就是芬蘭。 芬蘭是如何改造教育體系,又是如何超越其他西方世界國家呢?早在60年代,芬蘭學生的成績在國際間只列在中等,到了1971年,執政當局體認到要改善國家經濟,挽救國家前途,唯一道路就是從教育著手。到了1979年,芬蘭已經規定想要擔任教師就必須取得碩士學位,時至今日,想要取得該國8個教育碩士班的入學許可證,可說是競爭激烈,每10個申請人只有1個可以進入。而這些走入中小學授課的老師,他們的薪水跟同年畢業的其他科系大學生相比,收入還略高,達到102%。
反觀美國,取得教師執照並不需要碩士學歷,跟同年畢業進入其他產業的大學生相比,擔任教師的薪資僅有65%的微薄收入。雖然從2002年布希政府開始推展「不讓任一孩童落後」方案(No Child Left Behind),但是從這次PISA成績卻沒有看到任何成效,美國遙遙落後,勉強算是排名在中間。
芬蘭的學生從此並不是進入死讀書的填鴨教育,小學生每天要有75分鐘的下課休息時間,反觀美國小學生只有27分鐘。芬蘭小學生也要做很多工藝跟美術,加入更多「從做中學」的元素。
芬蘭的教學方法也不同。7至9年級學生,每週至少上16小時的科學課程 (Science),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做實驗。在這次PISA成績中,芬蘭學生的科學課程成績僅次於上海,位居第二。另外,1至9年級學生,每週有4到11小時的課程是藝術、音樂、烹飪、木工、金工、和縫紉紡織。這些課程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學習數學與科學,也從中學習統合能力,並且從操作過程中學生認識各行各業,也學習彼此尊重。
在90年代,全球各國都在設定標準化考試的時候,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獨排眾議,堅決不採行這類作法,他們認為此舉會浪費太多無謂的教學時間、花費過多精力在安排考試、監考官、評分、尤其還給予學生過度的壓力。在1991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停止這類型監測,給予老師更多的信任。老師們可以自己設計考試,使用全國通用的教學指引,但非照單全收,老師可以有80%的空間可以自行發揮課程。目前全國唯一的標準測試,是高三學生要參與的大學入學測驗。
對於學生的福祉,芬蘭在更多小地方都用心。從1985年開始,10年級之前的中小學生不再追蹤成績,或是能力分班。到1991年,更明令不再針對成績落後學生加強訓練,芬蘭的教育當局認為與其將這種措施當作是分數競賽的懲處,還不如說是一種侮蔑。對於學業成績落後的學生,應該給予其他專長的加強,而非一昧強調學術成就的發展。
初期芬蘭的商界與國會對於這種作法提出強烈質疑,認為此舉只會培養出素質平庸的國民。不過在2000年PISA結果公佈之後,這類聲浪自然就平息了。近年芬蘭的經濟實力越發證明教育是成功的,Nokia在電訊類的傲人表現,Orion則在醫療檢測設備及藥物產業名列前茅,Polar、Vaisala、VTI都是已經打入國際市場的知名品牌。
有些質疑者認為,芬蘭之所以有此成就,那是因為不像美國人口眾多,外來移民少的同質性,所以可以有這樣的教育成果。但看看芬蘭的鄰國挪威,芬蘭全國人口530萬,海外出生的國民僅有4%;挪威全國人口480萬(比芬蘭還少),海外移民則有10%。挪威的教育體系與美國就極為相似。教師無需碩士學歷,15年教學經驗的老師,薪資只有同年畢業大學生但在其他產業工作的70%。跟美國更相似的是,挪威也極需數學與科學兩科的教師,挪威政府去年與挪威石油公司合資330萬美金刊登了招募老師的廣告。
挪威也同樣有班級人數過多,設備嚴重不足的問題。一位在奧斯陸中學任教的老師說,她在過去10年沒有做過任何科學實驗。在PISA歷年的評比中,挪威的表現平庸。
從芬蘭跟挪威的例子可以說明,不在乎國家人數多少,端看教育當局的教育走向。芬蘭不再施行標準化測驗,反而著重課程的多樣化,小班制教學,提升教師素質,抬高教師薪資。這些改變就在日積月累中奠定教育的基礎,同時也提升國家競爭力。
駐外單位: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摘要
資料來源:2011年1月28日,The New Republic
文章連結:http://epaper.edu.tw/windows.aspx?windows_sn=7027
留言列表